您的位置:首页>频道 > 网络 >

东莞公交探索“造血”新路径

2023-08-11 10:44:55    来源:东莞时间网

8月6日下午,在谢岗镇谢岗管理区岭贝村,村干部谢见忠第一个登上外表炫酷的“快剪”公交车。理发师傅手艺娴熟,很快就为他理好了发,让他颇为满意:“这是我第一次在公交车上理发。”

从理发到潮玩,这一年来,东莞公交不断“上新”。

如今,东莞人不仅可以乘坐公交车通勤通学、休闲娱乐,还可以在公交车上理发、用VR看景点、阅读电子书。街头穿梭的公交车还在不断地变换“新装”,彰显着城市的活力……通过探索多元化、定制化业务,东莞公交的“造血”功能日益增强。


(相关资料图)

持续创新满足市民个性化需求

8月5日,华为开发者大会在东莞松山湖举办,松山湖开发者节2023暨点亮夏日夜生活主题活动同期举行。

松山湖街头的公交车摇身一变,换上新装,同步衔接起松山湖AYC新嘉园广场、佳纷天地广场、中集智谷广场三个会场,市民可以乘坐公交“无缝衔接”科技、音乐、啤酒、美食、电竞活动。

旅游专线、学生通勤专线、婚庆专线、节假日专线……近年来,结合市民群众多样化的出行需求,东莞巴士推出内容多样的定制公交。这些专线同市民的生活深度融合,让更多东莞人在日常出行中能够体验到公交服务。

体验传统文化。在2023年“东莞龙舟第一景”万江龙舟文化节中,城巴公司开通的“龙舟文化节定制专线”发班89班次、服务市民约4500人次,让更多市民能到现场观赛助威。

“到图书馆去!”在大朗、松山湖,寮步、南城等镇街(园区),东莞图书馆联合松山湖公交共同打造推出“书香快线”,车内的阅读氛围直接拉满。

打通公交服务“最后一公里”。2021年10月,东部分公司开通社区巴士2号线,解决了还珠沥村及周边小区居民出行难的问题,切实满足了社区居民的日常出行需求。

“传统的公交,是市民的出行工具。如今,东莞巴士不断深化服务理念,延伸公交服务半径,在推广绿色出行的基础上,还为乘客提供文化体验、学习娱乐、民生服务等。”东莞巴士相关负责人介绍。

一条条公交线,也是东莞人幸福生活的连接线。通过充分利用现有运力资源,东莞巴士正大力发展辅助公交,开通定制服务、随需公交、社区巴士等特色公交服务,建立可持续的经营模式,满足市民日益个性化的公交出行需求。

机动化交通的“一高一低”

公交出行频频探索创新,其大背景是近年来不少城市的公交车面临“状况”。

6月下旬,河北保定的公交车退出营运,引发广泛关注。据不完全统计,从2022年开始已经有广东博罗、湖南耒阳、黑龙江漠河、河南商丘等地的公交公司曾停运或发布过停运公告。

这些城市的公交临时停运,且恢复艰难,不仅让眼巴巴等车的市民失望,也将当下部分城市公交艰难运营的窘状呈现在公众面前。

对于传统的公交企业来说,其主要资金来源是票款收入和财政补贴。从票款收入看,2022年以来,新冠疫情持续反复,受此影响,当年上半年全国36个中心城市常规公交客流同比下降23.5%,部分城市下滑高达57.2%。在新型出行方式上,轨道交通对常规公交客流也带来了冲击。

在东莞,城市公交主要由2家公司负责运营,分别是东莞巴士有限公司、东莞市水乡新城公共汽车有限公司,全市在营常规公交线路376条、投放纯电动公交车5772辆,日均客运量约42万人次。

其中,作为东莞市规模最大的公交企业,东莞巴士在2014年成立。2022年,东莞巴士全年行驶3.1亿公里,累计运送旅客1.26亿人次。截至今年7月底,其员工总数达9593人,驾驶员8149人(占总人数的85%),经营公交线路355条,运营车辆5294辆。

“东莞公交面临的困难,有国内外其他城市的共同特征,也有因东莞的城市特质和人口结构而产生的影响。”东莞巴士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黎俊锋直言,东莞的公交运营模式与其他城市有一定的差异,也存在一定的挑战。

从外部环境来看,东莞的机动化交通结构呈现“一高一低”的情况,进入小汽车绝对主导阶段,公交竞争力差。小汽车机动化分担率达68.6%、公共交通仅占4.8%。网约车、电单车等新业态出现,对公交出行形成冲击。公交场站、候车亭、公交专用道等基础设施还在逐步完善中,对公交线网布局存在一定影响。

在内部发展上看,东莞公交定制化等高品质服务模式尚处于发展初期,单一的服务供给结构难以适应多元出行需求。信息化管理仍需发力,数字化转型处在关键“阵痛期”,公交智能管理、智慧出行等尚未形成有效的信息保障。

此外,东莞的出行人群还存在许多“不规律”。东莞巴士的乘客中只有10%是老人,而在其他城市,这一比例为20%-30%;通勤人群方面,只有市区高一些,滨海湾、东部区域的周末客流会出现‘猛增’情况,寻求出行“最大公约数”的公共交通,很难满足这些零散的出行需求;学生群体中,家人接送和校车占比高,潜力还有待挖掘;旅游观光的需求量不大。

随着城市的发展,十余年来,东莞的出行者已经从上下班通勤的产业工人逐渐转变为生活更为丰富的城市新生代,对出行的便捷、快速要求更高,传统的交通模式显然满足不了他们新的生活需求。

求新求变,东莞公交正着力探索发展新出路。

构建都市快捷公交走廊

公交,是城市基础设施。夜晚的街头,有没有一辆公交车等待“夜归人”,关乎便利、关乎踏实、关乎平凡的幸福。对城市的管理者而言,也是一个考验。

7月23日,2023年全国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1/4决赛在东莞大朗进行,篮球选手们乘上“东莞篮球城市号”,氛围感满满。

2022年7月23日,东莞巴士首个“1+N”鱼骨式公交线网上线。作为东莞公共出行从未有过的尝试,线网意在通过“骨干+接驳”精简线网组织模式,实现对走廊集散客流的较频密运输服务,解决乘客“等车烦”“换乘难”痛点。

一年里,线网以G12路高频示范线为主骨干线路,打造推出独具特色、标识鲜明的“东莞篮球城市号”,市民与“宏远队员”一起乘公交、在CBA拉满东莞这座篮球城市的主场气质、为“村BA”加油鼓劲。一年来,以G12路为核心的“1+N”鱼骨式公交线网已累计服务乘客4700.68万人次。

城市的另一角,厚街镇虹桥市场公交站,市民罗先生乘坐着一辆红色微型巴士刚到站。通过预约“随需公交”,他从宝屯治安队站点上车,只花了8分钟就到达了目的地。

“这是一种类似于网约车的公交服务,乘客只需选好上下车站点,公交车就会‘如约而至’。”东莞巴士工作人员介绍,去年开始在东莞推广的“随需公交”,是以乘客需求为导向的新服务,通过互联网手段收集乘客出行需求,动态规划最优出行路径,实现精准服务。

构建快捷公交走廊,提升公交客流。围绕“骨干+接驳”精简线网思路,对高重复走廊公交线路进行整合,将分散的运力向大线、热线、干线倾斜。在中心城区布设高频干线,加快构建“1环6横1纵8射”高频线网+接驳服务网络,实现大客流走廊高频直达,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公交线网体系。如今,东莞巴士已经拥有了G12路高频示范线、松山湖—中心城区公交走廊高频干线“松湖科创号”328路等高频“家族”。

拓展辅助公交服务,满足高品质公交出行需求。充分利用现有运力资源,东莞巴士大力发展辅助公交,开通定制服务、随需公交、社区巴士等特色公交服务,建立可持续的经营模式,满足市民个性化公交出行需求。如今,随需公交常态化运营14个区域,累计服务市民超过16万人次,定制服务为上班族通勤、学生通学、团体出行提供“点对点”服务,累计服务市民115.48万人次。

增强自身“造血”功能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很快,对于快剪的需求日益增长。我们就想到利用公交车打造一台移动的快剪服务车,深入社区、单位及工业园区,为大家提供更贴心的服务,也创新了基层服务的新方式。”东莞巴士公司下属城巴公司总经理陈庆超告诉记者。

推出一个月来,快剪服务巴士已经走进了十余个企业、社区,受到居民的欢迎。

更多与公交关联的服务还在拓展。盛夏时节,东莞的街头,一辆辆公交车在车身上印上了鲜艳的饮料、餐饮、月饼广告,走街串巷,成为城市独特的风景线。

“公交广告业务已经成为公交运营业务以外的重要收入来源。”东莞巴士负责人介绍,企业充分发掘公交周边资源,积极开展公交车辆广告经营、桥下空间利用、小微型客车租赁等多元化业务,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反哺公交主营业务。

多措并举,降本增效。东莞巴士积极探索盘活利用桥下空间,减少公交运营成本。2020年至今,相继建成莞深高速东莞特大桥(寮步)桥下空间和虎岗高速万益大桥(大朗)桥下空间,新增公交停保场地面积超41000平方米,可停放公交车154辆。

目前,东莞巴士正在建设柏洲边桥下空间,场地面积约21000平方米,规划容纳停放公交车辆150台,并计划启动2个桥下空间开发建设,建成后公交停保场面积将超41000平方米,规划可停放公交车辆350台。

近期,东莞巴士又新推出公交月票活动,仅需50元就能享受一个月内不限次数的乘车优惠,月票活动受到了大家的欢迎。

“我们将持续推出月票等票价优惠,研究制定轨道—公交、公交—公交优惠换乘方案。”接下来,东莞巴士将结合市场需求,建立多层次、差异化的公交票价体系,进一步培养市民公交出行习惯,提高公交分担率,助力东莞高质量发展。

除了培育新动能,东莞巴士还在努力地挖掘市场空间。据透露,为切实提升老年群体的公交出行体验,东莞巴士即将在老年群体乘坐较多的线路投放一批“适老化”公交车。在9月份开学季,东莞巴士将在高校加大宣传推广力度,牢牢抓住大学生这一庞大群体。滨海湾等地还将探索“无人驾驶”,加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接下来,东莞巴士将以公交服务为基本盘,拓展公交广告、车辆租赁、车辆维修等关联业务,挖掘新的盈利增长点,反哺公交主营业务,持续增强“造血”功能。

“今后,相信会有更多的公交首末站、便利店、咖啡店,通过我们的公交连线成网,为市民提供更多服务。”黎俊锋认为,公交关联业务将大有可为。

■对话

东莞巴士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黎俊锋:

让公交服务渗透到城市生活各个场景

屡屡创新突破,只为增强“造血”功能。近日,东莞巴士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黎俊锋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将持续深入推进线网优化,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并提供精准出行服务、加强公交关联业务拓展,让公交服务与市民生活更贴近。

南方日报:对于变化的出行市场,东莞巴士面临着什么样的挑战?

黎俊锋:公交的供给与市民日益变化的交通需求难以匹配,导致了很多城市的公交载客量日益下降。

经过调研,我们发现,东莞市民的出行距离更短了。具体来说,在镇街,在共享单车、电动车等替代下,短距离公交没有优势,反而是一些长距离的线路更受欢迎。对于通勤、学生、老人、旅游等群体,他们有更为细化的需求。

此外,在对于公交的认识上我们还需要加强宣传。东莞的路网发达,很多东莞人甚至没有坐过公交。举例来说,我们刚开始开通学生接送专线时,很多家长、学生不知道怎么刷卡,乘坐后才发现特别便捷。这需要一个长期宣传的过程,我们要不断努力。

南方日报:东莞巴士如何持续深化改革,增强“造血”功能?

黎俊锋:近年来,东莞公交主要进行了基础线网的调整,尽可能减少换乘,让乘客感受便利。如何来平衡这种经济性?我们开始探索做“鱼骨+直线”的主干管网线路,尽最大努力平衡效率与经济等综合因素。打造了“东莞篮球城市号”等多条高频骨干网之后,我们接下来还需要继续调整,包括支线、运行方式的调整。

公交服务形式的创新和发展,必然有两大方向,一是定制公交,另一是随需公交。目前,东莞的随需公交在全国来看,成效、理念都是领先的,这些都是公交发展最重要的趋势。随着业务发展,我们在西平等客流量大的区域,还可以独立出高品质的出行品牌,类似于广州的如约、深圳的滴滴优点等。

此外,通过筹划成立慢行交通协会,我们还在探索两网融合,将地铁公交网与慢行网融合,届时,地铁、公交、共享双轮车等低碳绿色出行方式全部联动,实现“出行即服务”的目标,还可以让公共交通参与碳排放交易等。

公交的流动性、机动性强,覆盖面广,人流量大。如何利用优势进行造血?一方面,可以利用大型项目开发配建的政策和机会,逐步解决一些公交用地问题,来降低成本;另一方面,等我们的公交逐步有了场站、有了候车亭等空间资源,就可以探索通过空间的综合利用去变现。

南方日报:为积极保障公共交通的可持续发展,东莞巴士有何新举措和思路?

黎俊锋:公交车具有很强的公益属性,我们的员工都很有情怀、有冲劲,都在努力探索、转型。在线网改革中,东莞巴士尽量满足大部分出行需求。同时,巴士在服务方面还将要继续提升。

今年以来,我们的定制公交服务量翻了一倍。这意味着,我们持续的宣传产生了效果,大家的努力没有白费,也得到各个部门的肯定,如市文化馆、玉兰大剧院、图书馆等,我们的朋友圈日益扩大,我们的场景越来越丰富。

抓住新的技术、新的机遇,通过我们的努力增加客流量、提升造血能力,东莞巴士将逐步改善经营状况,努力实现良性的、可持续性地发展,真正让企业和员工的价值得以体现。现在,我们正在努力,想把我们的公交服务渗透到市民的各种生活、生产的场景里面。

策划:靳延明

关键词:

相关阅读